按字母索引:
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
首字母“W”历史地名
  • 温州 今浙江温州,唐高宗时分括州始置,以温峤岭得名。
  • 渭州 北魏置,治襄武(今甘肃陇西东北)。唐时曾属吐蕃,收复后复置,治平凉(今属甘肃)。参见“平凉”。
  • 渭桥 汉唐时长安附近有渭桥。中渭桥,在秦咸阳正南,即今咸阳东二十里处。唐向东移十里。东渭桥在今西安东北灞水、沪水与渭水会合处东侧。⑧西渭桥在今咸阳南,唐称咸阳桥。诸桥都屡建屡废。唐末后毁。
  • 婺州 隋开皇九年 (589) 分吴州置,治所在吴宁县(今浙江金华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26: 婺州 “盖取其地于天文为婺女之分野”。辖境相当今浙江金华江、衢江流域各市县地。大业初改为东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置婺州,垂拱二年 (686) 后辖境缩小至今浙江省金华江流域及兰溪、浦江诸市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 又改东阳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婺州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为婺州路。 隋开皇九年(589年)置,治金华县(今浙江金华市)。辖境约今浙江省金华、兰溪、永康、义乌、武义、衢州、开化
  • 斡难河 黑龙江上源之一,发源于肯特山,流入原苏联境为鄂嫩河,下游为石勒喀河。
  • 周姬姓国魏在今山西芮城北。晋献公灭魏,封给毕万。毕万遂为晋魏氏始祖。其子孙世为晋卿,后建魏国。
  • 魏州 北周置。治所贵乡在今河北大名东北,辖境跨今冀、鲁、豫三省之界。隋为魏州武阳郡,唐为魏州魏郡。五代后唐升为兴唐府。
  • 魏郡 汉置,治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,辖境跨今冀、鲁、豫三省之界。北周末迁安阳。隋为相州魏郡。至唐,为相州邺郡(此邺即安阳,非北周末年以前之邺),而魏郡之名,则移给魏州。
  • 魏博 唐河朔三镇之一,治魏州,常领有魏、博、贝、卫、澶、相等州。
  • 婺川县 元改务川县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。明属思南府。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59年复改务川县。1986年改设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。 古旧县名。元改务川县置,治今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都濡镇。属思州安抚司。明洪武初改隶思南宣慰司,永乐十二年(1414年)属思南府。1959年复改名务川县。
  • 婺水 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,为乐安江上游。《元和志》 卷28歙州婺源县: “以婺水绕城三面,因以为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04歙州婺源县: 婺水 “源从县西北大廉山下出,南流九十里至县绕城过,与斜水合,南流入乐平县界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徽州府一》: 婺水 “源出大广山,东南流二十五里为莒径水,四十里合施村水,至清华合月岭水,又合浙源、沱川二水,又至武溪会汪口水,又径石门滩,南绕县治”。
  • 婺州路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婺州置,二十一年 (1284) 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金华县 (今浙江金华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江流域及兰溪、浦江诸市县。至正十八年 (1358) 朱元璋改为宁越府。 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升婺州置,治金华县(今浙江金华市)。辖境同婺州。属浙江行省浙东道宣慰司。至正十八年(1358年)朱元璋改为宁越府。
  • 婺港 即东阳江。兰江支流。在今浙江金华市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金华县: “城南有东阳江,亦曰婺港,自东阳县流经此。” 即“金华江”。
  • 婺源州 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婺源县置,治所即今江西婺源县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为县。 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婺源县置,治今江西省婺源县。属徽州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降为县。
  • 婺源县 唐开元二十八年 (740) 置,属歙州。治所即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清华镇。天祐中移治弦高镇(即今婺源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28歙州: 婺源县 “以婺水绕城三面,因以为名”。宋宣和后属徽州。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为婺源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为县,属徽州府。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。1926年直属安徽省。1934年划归江西省。 在江西省东北部,北邻安徽省,东邻浙江省。属上饶市。面积2947.5平方千米。人口33.5万。辖11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紫阳镇。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析歙州休宁、饶

历史地名

中国历史悠久,仅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有四千多年。历史与人是分不开的;人和活动地点又是分不开的。 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地方,如果没有后人就不知道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。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。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,它是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,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。